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4-12-12
痛风为啥与气温下降有关?
1.尿酸盐溶解度降低:尿酸是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,尿酸盐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。当天气变冷时,人体体表温度下降,血液温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。尿酸盐在低温环境下溶解度降低,更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,这些结晶会在关节等部位沉积,如脚趾关节、手指关节、膝关节等,进而引发关节的炎症反应。
2.血管收缩:当人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,外周血管会自动收缩,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。然而,血管收缩后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,血液流动速度减慢,导致尿酸在局部关节处的代谢变得缓慢。原本应该被血液带走的尿酸不能及时被清除,更多的尿酸堆积在关节周围,增加了痛风发作的风险。此外,血管收缩还会影响关节周围的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,进一步破坏关节的微环境,使得尿酸盐更容易在这个脆弱的环境中沉积和引发炎症。
3.运动量减少:在寒冷天气下,人们的运动量往往减少。新陈代谢对于尿酸的排泄有着重要作用,运动量不足会使得尿酸的排泄途径受阻。正常情况下,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肾脏更有效地将尿酸排出体外。但在寒冷天气缺乏运动时,尿酸就会在体内积聚,从而提高了痛风发作的可能性。
4.高嘌呤饮食:冷空气来临,三五好友约起来,火锅、炖锅不断,不少人还喜欢喝酒暖身,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,而且都属于高嘌呤的食物,一旦摄入过多尿酸就会高起来,从而诱发痛风。
如何预防痛风在寒冷天气中发作?
1.保暖:尤其是在气温骤降、阴雨等寒冷的天气,穿戴适宜,保持室内温暖,特别要注意关节的保暖,避免寒冷刺激。
2.饮食控制:避免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,控制酒精摄入,多喝白开水,多排尿,以促进尿酸排泄。
3.适当运动:虽然寒冷天气下运动量可能减少,但适当的室内运动仍然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尿酸的排泄。
4.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,作息规律,避免打乱人体正常的“生物钟”节奏。
5.定期监测:痛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尿酸值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相关链接
寿光和信医院肾内科紧盯国内前沿,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,搭建了以潍坊名医为引导,优质梯次搭配、临床与科研能力丰富的医疗团队,对各种慢性肾病、移植肾肾病、高尿酸血症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类风湿性肾损害和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、慢性肾衰尿毒症等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,尤其血液透析室引进先进的德国费森尤斯设备,优质的水处理系统,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。
专家介绍
武文斌主任。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肾脏科主任,主任医师。潍坊医学院内科学教授。
专业擅长:
坐诊时间:周四
杨焕荣主任,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肾脏科副主任,主任医师。
中华医学会潍坊肾病学会委员。
专业擅长:
坐诊时间:周一、周二
- 附件下载: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微创技术 | 寿光和信医院以脊柱微创解除耄耋老人难忍疼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