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医院新闻
健康科普 |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(类-PET):肿瘤筛查的“分子雷达”
2025-03-02    寿光和信医院

在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中,磁共振成像(MRI)因其无辐射、高软组织分辨率的特性,已成为肿瘤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。而近年来,一项名为“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”(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uppression, DWIBS)的技术,也就是常说的类-PET,因其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独特优势,逐渐进入大众视野。它被誉为“分子雷达”,能够捕捉到传统影像难以发现的微小肿瘤信号。

01



什么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?


弥散成像(DWI)是MRI技术中的一种特殊成像方式,其原理基于水分子的随机运动(布朗运动)。在人体组织中,水分子的扩散会受到细胞结构的影响:例如,肿瘤细胞因增殖密集、细胞膜完整性强,会显著限制水分子的扩散,而正常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相对自由。通过测量这种扩散差异,DWI可以生成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图像。
而背景抑制弥散成像(DWIBS)在传统DWI基础上更进一步。它通过特殊的脉冲序列抑制肌肉、脂肪等背景组织的信号,同时增强病变区域的对比度。最终生成的图像类似PET-CT的全身三维图像,能够清晰显示高代谢或高细胞密度的病灶,因此也被称为“类-PET成像”。

02



为何能成为肿瘤筛查的利器?


1、发现早期肿瘤的“火眼金睛” 。
传统影像技术(如CT、普通MRI)依赖形态学变化诊断肿瘤,通常需要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才能被发现。而DWIBS通过检测细胞密度的微观改变,可在肿瘤早期(甚至尚未形成明显肿块时)发现异常。例如,在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淋巴瘤等疾病中,DWIBS已展现出对微小病灶的高敏感性。
2、全身扫描,一图览尽。
DWIBS支持全身快速成像,一次检查即可筛查全身多个部位,尤其适合寻找转移瘤或原发灶不明的肿瘤。对于肺癌、结直肠癌等易转移的癌症,DWIBS能高效定位骨骼、淋巴结、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灶。


(直肠癌病人周围淋巴结转移)

3、无辐射、无创伤。
与PET-CT依赖放射性示踪剂、CT存在电离辐射不同,DWIBS完全基于磁场和射频波,无辐射风险,适合儿童、孕妇及需要多次随访的患者。

03



临床应用:从筛查到疗效评估。


1、 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。
对于有家族肿瘤史、携带致癌基因突变(如BRCA1/2)或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,DWIBS可作为无创筛查工具,帮助早期发现病变。
2、转移瘤的全身评估。
在已确诊的肿瘤患者中,DWIBS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全身转移,指导分期和治疗方案选择。研究显示,其对骨转移的检出率与PET-CT相当。


(躯干类PET观察肿瘤转移情况)

3、疗效监测的新标尺。
肿瘤治疗(如化疗、靶向治疗)后,若治疗有效,肿瘤细胞密度会降低,水分子扩散能力增强。通过DWIBS定量参数(如ADC值)的变化,医生能更早评估治疗效果。


(肝癌术后发现小转移灶)

04



技术局限与未来方向。


尽管优势显著,DWIBS仍存在局限性:  
1、假阳性问题:某些良性病变(如炎症、水肿)也可能限制水分子扩散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  
2、分辨率限制:对小于5mm的病灶检出率有限。  
3、检查舒适度:全身扫描时间较长,部分患者可能因噪音和幽闭感觉不适。
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,DWIBS的精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例如,AI算法可自动分析全身DWIBS图像,标记可疑病灶;与代谢成像(如PET)结合,则能同时获取肿瘤的结构与功能信息。

05



肿瘤筛查的新希望。


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成像以其独特的分子探测能力,正在改写肿瘤早期诊断的规则。尽管尚未完全取代传统影像学检查,但它为人类对抗癌症提供了一把新的“钥匙”——在肿瘤隐匿的萌芽阶段,以无创、安全的方式揭开其面纱。随着技术的完善与普及,DWIBS或将成为未来肿瘤筛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,让更多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。


温馨提示:


若需进行类-PET检查,建议选择具备高场强MRI设备(≥1.5T)的医疗机构,并提前与医生沟通自身情况(如是否有金属植入物)。检查前需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,全程保持静止以获取清晰图像。



图片

相关链接


 为方便群众就诊,改善就医体验,近日,寿光和信医院影像科分区而治。

   影像科一区位于病房楼一楼大厅东南侧,影像二区位于门诊楼西侧。

 






 

影像科简介

 

设备力量:

     1、荷兰PHILIPS(飞利浦)3.0T高端全数字磁共振 Ingenia;联影640排高端螺旋CT 天河960+; 

     2、德国SIEMENS(西门子)1.5T磁共振 essenza;西门子128层螺旋CT perspective;

     3、西门子智能16排低剂量螺旋CT  go now;

     4、西门子Mira Max移动DR;

     5、意大利GIOTTO(吉特)IMAGE 3D乳腺钼靶机;

     6、日本岛津数字胃肠X线机;

     7、飞利浦TH双板DR。


特色诊疗项目:

   1、冠脉,肺动脉,全主动脉,任意两联扫扫描,单次注射全身显像,以及提示血流动力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;

   2、无限制心脏成像,单心跳-高心率冠脉成像、单心跳-严重心律不齐、单心跳-自由呼吸扫描;

   3、一次打药不动床,全脑CTP+CTA,CTA显示血管判别本次缺血性卒中相关的责任血管情况,评估侧支循环,CTP评估脑组织活性显示核心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,评估血脑屏障破坏情况;

   4、MR颅脑高分辨血管壁成像,判断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的原因、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;

 

   5、MR全身“类PET”检查,费用低、大范围成像、敏感性高,利于肿瘤临床分期和治疗后评估;

   6、CT精确制导下病灶的病理穿刺术。在CT扫描的精确引导下,将穿刺针精准穿入病灶内,获取病变组织,进行精确病理诊断,为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。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实行病灶的治疗;

   7、低剂量早期肺癌筛查技术。通过低剂量CT薄层扫描,利用结节软件分析、MPR技术、CT精准穿刺技术,对肺部结节提供精确的分析和诊断。

 

影像二区

 

      就诊区域宽敞明亮,以天空蓝为主色调,洁净齐整,环境舒适,让人耳目一新。顶部是靓丽的“蓝天白云”,走在其间仿佛置身于苍穹之下。内设服务台、候诊区、读书角,自助打印机服务终端等,从细微之处入手,努力打造有温度、暖人心的就医环境。整个区域规划科学、布局合理,流程更加便捷,最大限度地改善就医体验,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      环境条件:





640层CT:



      3.0T磁共振:


320排!640层!0.25秒一圈!新CT真硬核

联影640层CT是中国CT届的“天花板”,集当今CT领域的高精尖科技于一身,将各项临床应用发挥到极致,为患者带来精准、舒适、安全的CT检查新体验。建立了心血管、神经、肿瘤、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及骨科专业等疾病的成像和低剂量筛查领域全新标准,真正实现全方位成像,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,提高疾病诊断率。



大孔径!光速!高清-快速成像!3.0T磁共振真厉害

飞利浦大孔径光速Ingenia 3.0T磁共振是业内少有的同时具备"全数字高清成像平台和四维多源射频发射成像平台"的高端3.0T磁共振,具有病人检查舒适、扫描速度快、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。在神经系统、骨肌系统、体部系统包括心脏和腹部等都有良好的应用和独到优势,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可靠、更丰富的信息,对于脑卒中和胸痛等中心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。设备具备飞利浦独有的全数字线圈,可以实现三维全心不打药冠脉成像,无电离辐射和造影剂过敏风险。


      

      影像科全体人员秉持一丝不苟、细致入微的敬业精神,全心全意,竭尽所能为每一位受检者提供优质、高效、安全、便捷、温暖的24小时医疗检查服务。

      影像科咨询电话:0536——22350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