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医院新闻
冬病冬防|三九灸一灸,来年少病愁!
2024-12-20    寿光和信医院


“夏养三伏,冬补三九”
    三九灸,是冬日里的一把生养之火。作为“冬病冬防”传统中医外治之法,可温阳固本,平衡阴阳,增强人体自我调节能力。    
    古语有云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三九时节,是一年中最冷,阴气最盛的时期,极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,却也是人体能量积累、封藏最为充足的时期,此时是调未病治已病的绝佳机会。

2024年“三九灸”时间
一九灸:2024年12月21日-2024年12月29日
二九灸:2024年12月30日-2025年1月7日
三九灸:2025年1月8日-2025年1月16日
加强灸:2025年1月17日-2025年1月25日
温馨提示:“三九灸”需每隔9天治疗一次

健康科普  
    冬三九灸疗法,包括艾灸、天灸。
艾灸
    别称“灸疗或灸法”,通过艾条或艾柱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络和气血运行,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。艾灸具有温经散寒、行气通络、扶阳固脱、升阳举陷、拔毒泄热、防病保健的功效。
天灸    
    又称“自灸、敷灸、药物灸、发疱灸”。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,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、潮红或起疱,以激发经络、调整气血。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,故名为天灸。
“三九灸”与“三伏灸”    
    节气灸相互配合,夏养三伏、冬补三九,疗效相得益彰,连续调理三年(一疗程)后,更能使经络气血贯通,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。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为一九,往后顺数每九天为一阶段,称二九、三九……

“三九灸”如何选择?
    督脉灸、脐灸、葫芦灸、刮灸疗法、艾箱灸;温针灸;天灸……
督脉灸——灸中之皇
    
    督脉灸,是通过中药、姜泥、艾灸、穴位、经络等综合作用,最大限度地发挥温阳通络、行气活血、祛除寒邪、扶正固本的作用,尤其用于缓解某些虚寒性疾病,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。
脐灸——脐通百脉,温阳散寒  
 
    脐灸,即在肚脐上隔药灸,利用肚脐皮肤薄、敏感度高、吸收快的特点,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,透入肌肤,刺激组织,以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。
葫芦灸——福禄灸,神奇的东方疗法  
  
    葫芦灸,是一种温热中医外治疗法,是以葫芦为灸罐,用药粉、艾条和葫芦完美搭配,将药力、灸力气化后的高密度能量聚于要调理的病灶部位,药乘艾之功,艾借药之效,以纯阳灸力,引火入元,调和人体阴阳平衡。
刮灸疗法——温灸、温刮、温推   
 
    温灸刮痧,结合刮痧、艾灸、推拿原理,将温灸罐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,使局部出现瘀斑,再通过艾灸的温热和药力作用,刺激经络、穴位或者疼痛部位,温通结合,补泻兼施,达到祛风散寒,通调气血,促进细胞代谢、镇痛活络。
艾箱灸——一个温暖的小箱子,“艾”不释手 
  
    艾箱灸,是温酒器灸的一种,是一种将点燃的艾条放入灸箱中,温热和药力作用于穴位或患处表面,通过温经散寒、扶阳固脱、消瘀散结等作用,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。
温针灸——“针”“灸”合一的完美结合
    
    温针灸,又称“针柄灸”,是一种“针”“灸”合一的传统中医疗法,是在针刺得气后,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,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。具有温经通脉、行气活血、散寒止痛的作用,适用于寒盛人群。
天灸——温阳气、祛湿冷
    
    三九天灸是冬治“三九”中一种独特的疗法,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、穴位功效、年历中24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,结合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,在三九天通过辛温中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上,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。

“三九灸”功效及适应症
    1.治已病,改善各类虚寒性疾病痛症:风寒湿痹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老寒腿、风湿性关节炎等;呼吸系统: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等;消化系统: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胃炎、虚寒呕吐、腹痛、慢性腹泻等;妇科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慢性妇科炎症、产后身痛、产后调养等。
    2.调未病,改善亚健康状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周身倦怠、胃口差、头昏沉、颈肩腰背酸痛、慢性疲劳综合征;畏寒肢冷、体虚感冒、易疲劳、免疫力低等;阳虚体质、气虚体质、痰湿体质、血瘀体质;防病保健:节气灸可激发人体正气,使精力充沛,增强自身抗病能力。
    3.巩固“三伏灸”的效果:对夏季已做过“三伏灸”的人群,有巩固效果的作用。“三伏灸”和“三九灸”是相互呼应、相得益彰的,两者结合在养生保健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“三九灸”注意事项
    1.适当忌口:“三九灸”期间,忌大量进食海鲜等寒凉之品及辛辣、油炸食物。
    2.谨防风寒:注意保暖,防止寒气进入身体,对“三九灸”效果产生影响。
    3.禁忌人群:孕妇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其他重症患者或者处在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期间的人群,均不宜进行“三九灸”。此外,在过饥、过饱、大量饮酒、极度疲劳、皮肤破损等情况下,也不宜进行。
    4.行灸体感:天灸药物为芳香走窜的药物,皮肤有色素沉着、潮红、微痒、烧灼感、疼痛、轻度出水泡等表现属于正常反应。如感到灼痛,可随时撕除。
    5.行灸衣着:由于很多疾病要在颈背部、腹部、腰部、腿部贴敷,建议穿着深色的、带帽宽松衣服。 
    三九灸是一种有效的中医保健方法,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冬季进行,以增强身体的阳气,抵御阴寒,达到预防疾病、促进健康的目的。

1

“三九灸”咨询地点:

寿光和信中医医院(建新街路北)中医康复科一楼门诊

2

治疗地点:

寿光和信中医院3楼艾灸室

3

咨询地点:

门诊:0536-2235079

温主任:18953606115   

范护士长:189536062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