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寿光和信医院!
英文版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急救热线 : 0536-2156120
咨询热线 : 0536-2235000
欢迎关注
寿光和信医院
官方微信平台
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探析
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4-12-05

 

  

  一、树立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信心

  我们处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时代,思想的迷茫与困惑,导致中医人中医理论的淡化,并且受到现代医学理论的冲击、经济利益的驱使等等,大大削减了辨证论治防治慢性疾病信息与能力。

  (一)肯定中医药防治现代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是显著而广泛的

  1.显著性体现在随着现代科技检测手段的引进与提高,客观的证实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;

  2.广泛性体现在中医药具有多从次、多靶点修复与调节各脏腑、组织、器官功能的作用。

  (二)从认识自然科学的高度认识中医理论

  哲学是一切理论产生的源泉,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,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。事实上正是这样,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,“医易同源”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客观认识。我们只要从宏观深入微观,从医易有关系入手于中医理论循序渐进的研究,就可以发现中医理论的各个学说,均是以医易为本源的,并且全部具体应用到人体生理、中药药性、辨证施治及病因病机等方向。

 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、气化学说、经络学说、脏象学说、药物归经、药物的升降浮沉、四气五味,五运六气学说,子午流助学说等等,都与《易经》有着渊源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,它直接来源于《易经》,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,如天人相应远离,五行相生相克、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医理论的补充和改善。这一学说直接指导了中医理论的创立‘这是不容否定的一个重大原则。

  • 附件下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