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寿光和信医院!
英文版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急救热线 : 0536-2156120
咨询热线 : 0536-2235000
欢迎关注
寿光和信医院
官方微信平台
秋季中医养生之道
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9-05

 

秋季,是一个由热转凉、由湿转燥的季节,自然界呈现“阳气收敛、阴气渐长”的特点。中医养生强调“秋收”原则,核心在于“养阴润燥、收敛神气”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秋季养生。  

饮食养生

秋季主“燥”,易伤肺、耗津,饮食应以“滋阴润燥”为核心,兼顾健脾、防凉。初秋时节,暑热未完全消退,仍有“秋老虎”,此时应选择凉润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甘蔗、麦冬茶等,以缓解口干、咽痛、干咳等症状。而到了深秋,天气转凉,宜用温润食材,如杏仁、核桃、生姜炖梨、红枣百合粥等,避免过凉伤脾。同时,要遵循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则,减少葱、姜等辛味之品的摄入,多吃山楂、葡萄、柚子等酸性食物,以收敛肺气。另外,秋季干燥,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,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、C和E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柑橘、猕猴桃、杏仁、核桃等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润滑性,保持皮肤弹性。 

起居养生

秋季应顺应“秋收”来调整作息,遵循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原则。建议22:00 - 23:00入睡,以助阳气收敛;6:00 - 7:00起床,使肺气得以舒展,同时避免熬夜耗伤阴液,加重秋燥。初秋“秋老虎”未退,白天忌贪凉,少吹空调、不直吹风扇,夜间注意盖薄被;深秋气温骤降,“春捂秋冻”要适度,重点护颈肩、腰腹、脚部,如穿薄袜、戴围巾,避免风寒侵袭引发感冒、关节痛。此外,秋季干燥,要注意皮肤保养,适当使用洗护用品保持皮肤滋润。

运动养生

秋高气爽,气温逐渐降低,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。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但秋季人体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的时期,运动要顺应这一特点,量宜由小到大,循序渐进。锻炼以身体发热、微微汗出为宜,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出汗,以防损耗津液。可以选择慢跑、快走、瑜伽、太极拳等中医养生操,这些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还能增加阳光的照射,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,有助于骨骼健康。    

情志养生

中医讲“肺主悲”,秋季是肺气当令的季节,人的情绪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,出现忧郁、焦虑等情绪。因此,立秋时节要特别注意情志调养,保持心情平和。可以通过读书、听音乐、绘画、旅游等方式调节情绪,释放压力。也可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和家庭互动,这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焦虑,达到“神清气和”的状态。    

防病养生

秋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,要特别注意防病保健。秋燥易伤肺,诱发干咳、咽痛、鼻干等不适症状,要注意补充水分,室内可适度使用加湿器,避免接触过敏原,注意通风换气。夏秋之交湿气仍重,生冷食物易致腹痛泄泻,食物务必新鲜洁净,避免暴饮暴食。此外,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尤其是早晚外出时,以防受凉引起感冒。 秋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从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和防病等多个方面入手,顺应自然规律,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,为秋冬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你若还想了解秋季特定人群的中医养生知识,可随时告诉我。


  • 附件下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