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之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》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2-10
养生顺四时,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,它强调人体应顺应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,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我们与地球的万物共同生长,讲究天人合一。因此,养生第一条就是顺四时。按照《黄帝内经》中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。
春生《黄帝内经》: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养生之也。春天,万物复苏,欣欣向荣,正是生机勃发的时节,这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,早些起身,使精神愉快,胸怀开畅,保持万物的生机。春季是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发的季节,与肝相应。
春季养生要点:
1、生阳气
春季阳气渐生,而阴寒未尽,加上风邪很盛,容易侵袭人体而损耗阳气。平日,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,如葱、姜、瘦肉、蛋类、优质蛋白质、豆类、蔬菜等,帮助祛寒散邪、辅助阳气。2、补肝气
气与肝气相通,春天来时,气血从内向外走,主要功能在肝。所以,春季第一补,重在补肝。肝经在人体两侧,侧卧的时候能养肝气。因为,“肝主藏血”,血一归到肝经,人体就能安静入睡,肝也开始一天的造血功能了。
3、防风邪
春季风邪最盛,天气乍暖还寒,容易诱发疾病。所以,要增强免疫力,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,同时注意保暖。春季如果肝火过于旺盛,就会容易生病,可以吃点蒲公英,通肝经,去火消炎。
饮食:宜食辛甘发散的食物,如韭菜、菠菜、豆芽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有助于调理肝气,缓解春季的疲劳和郁闷。不宜食酸涩食物,因为酸味入肝,且具收敛的特性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。
起居:夜卧早起,衣着宽松,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等,有利于激活身体,提升活力。
情志:保持精神愉悦,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气,以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。
- 附件下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