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平时少做这些,避免心肌梗死“找上”你
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4-10-23
当代年轻人,晚上报复性熬夜,嘴上说要减肥,实际上“胡吃海喝”,看着健康的“脆皮”青年,实际上早已悄无声息被一个严重的疾病盯上了,那就是心肌梗死!
心肌梗死为什么会“找上”年轻人呢?应该如何预防呢?

一、心肌梗死是什么?
急性心肌梗死(AMI)是长时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不可逆坏死,属于冠心病的一种。人们往往认为心肌梗死是老年病,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,却常常看到年轻人的身影。
二、心肌梗死找上年轻人的原因?
1.职业因素
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需要熬夜的职业,容易导致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,心率加快、血管收缩、血压增高、心脏负荷加重、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,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患病率增高。

2.不良的生活习惯
(1)抽烟。抽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较常人高2到6倍,吸烟导致血管内皮损伤、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还可导致血管痉挛,诱发心肌梗死。
(2)饮食不规律,暴饮暴食。由此引起的肥胖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都是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,且高脂饮食增加了血液粘稠度,从而诱发心肌梗死。
(3)熬夜。不按时睡觉会导致生物钟紊乱,更容易导致血压、血糖、血脂增高,肥胖,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。
(4)饮酒。饮酒会导致心率加快,心肌耗氧量增加,严重时酒精可能诱发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。
3.心理因素
焦虑、抑郁是心肌梗死发病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,抑郁可使无冠心病的患者未来发病风险增加30%。心肌梗死及心理健康二者互为因果关系,相互影响。
三、心肌梗死的前兆识别
急性心肌缺血主要有胸闷、胸痛及放射痛(左上肢、后背、上腹部、颈部)、心悸、乏力等临床表现,若疼痛程度较前加重、发作较前频繁、症状持续时间延长,或在静息/夜间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不要抱侥幸心理。
四、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
1.积极控制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。
2.定时体检,着重关注心律、心率、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同型半胱氨酸、心电图、血管结构及功能检测(踝臂指数、颈动脉超声、冠状动脉CTA)、心脏超声等体检数据。
3.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做到不熬夜、戒烟、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限酒或者不饮酒、保持良好心态等,此外若出现心肌缺血的相关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。
青年是奋勇担当的一代,别让心肌梗死阻挡了你前进的步伐,了解心肌梗死基本知识,科学合理地防治。

- 附件下载: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脑海记忆里的“橡皮擦”----阿尔茨海默病